人格发展的前五个阶段你知道吗?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以下重点阐述与教学和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前五个阶段。
(一)婴儿期,年龄是0-18个月,在这一时期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一时期的婴儿刚刚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在母体当中是一个相当安全的,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婴儿可能会有有些许害怕,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要给儿童足够的关爱,一如既往地满足所有的需求。例如,我们在医院里面通常会听到产科医生对新生儿的父母说,你们要多抱抱孩子,多亲亲孩子,如果儿童哭泣,就立马查看他发生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有足够的安全感。但是,如果此阶段发展不好的话,儿童长大后面对新就会焦虑不安。在儿童上幼儿园第一天,我们会发现有的儿童一进幼儿园就可以立马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而有的孩子就会在园里缩在小角落里面,谁说话都不理或者大哭大闹,这就是因为婴儿期的信任感没有建立完善。
(二)儿童早期,年龄是18个月-3岁,在这一时期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任务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这一时期,儿童刚刚成长起来,开始认识到自己要变成一个的个体,希望自己有能够去做一些事情。自主就是自己做某事,在这一时期,儿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开始想自己吃饭,当家长想要喂饭的时候,儿童会表现的很。但是,这一时期,孩子年龄较小,她还没有能力把饭吃好,可能会把饭吃的地上都是。那么,这个时候,家长能不能孩子自己吃饭这个行为呢?显而易见,不能。如果儿童把饭吃的遍地都是的时候,家长开始,儿童就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这么大了,还没有能力把饭吃好,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长大后可能就会缺乏信心,行动时候畏首畏尾。
(三)学前期,年龄是3-6、7岁,在这一时期冲突是主动对内疚,任务是发展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主动是指主动帮别人做某事,这一时期儿童开始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面老师会教给他们,你们现在是大孩子了,在家里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儿童放学回家看到妈妈在扫地,他就过来帮忙,但是此时儿童年龄尚小,不能把地扫好,此时,妈妈能不能孩子,因为父母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错的事情,长大以后面对问题就会,缺少价值感。
(四)学龄期,年龄是6、7-12岁,在这一时期冲突是勤奋对自卑,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一时期的儿童是小学生,开始上学的时候作为老师、父母,要多对孩子进行鼓励,让他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成功,只要你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成功。但是,此时可能会出现努力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儿童可能很努力,但是依然会出现很努力但是考试考不好的情况出现,此时父母不鼓励安慰儿童反过来他们的话,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笨,长此以往,长大之后就会变得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五)青年期,年龄是12-18岁,在这一时期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任务是培养建立角色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这一时期的青年有很多的角色,他们是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别人的朋友等很多角色的综合体。在这一时期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角色同一性,面对不同的人,表现是不同的。但是在这一时期,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在众多角色之间进行转换,他们可能会用对待父母的方式对待朋友。在家里,跟父母多说话,口无遮拦,什么都需要父母帮着做,对待朋友也用这样的方式,觉得父母什么都要帮我干,你是我的朋友,你也要这样。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能在众多角色间进行处理转换,那么长大后就会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不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些什么,何去何从。
后来,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归并为三个伦理发展时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内容:儿童期的学习;青年期的伦理或思想实验;成年期的伦理巩固。
以上就是对教育心理学中常考到的埃里克森新分析品德理论的具体分析,让大家能够对人格发展的前五个阶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考试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安徽中公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