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遗传学专家张思仲因病逝世 享年82岁
11月27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我国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川大华西医院医学遗传中心博士生导师张思仲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7年11月26日17时在成都逝世,享年82岁。
张思仲教授1935年4月30日生于四川江津,195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医学院,1954年公派到前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留学。1960年学成归国,在原子能研究所从事医学辐射防护研究工作。1974年调入原华西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工作。1978至1980年,由国家教育部派遣到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医学所访问学习。回国后,在国内率先成立由卫生部首次批准的医学遗传研究室,组织创办《遗传与疾病》(现名《中华医学遗传学》),担任该主编20余年。1988年,牵头成立四川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委会,连任5届主任委员,为四川省医学遗传学发展和产前诊断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思仲教授长期致力于我国医学遗传学教育事业,桃李芬芳。直到75岁高龄,仍兢兢业业地在一线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授业。30多年来,他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其中不乏国内外医学遗传领域的栋梁之才。张思仲教授一生简朴,遵从先生遗愿,丧事一切从简。张思仲教授遗体告别会定于2017年11月28日7时30分在华西医院太平间举行。
张思仲1935年出生于江津市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张采芹是著名的国画家,与张大千、张善孖并称“蜀中三张”。张家兄弟四人,张思仲排行老二,四兄弟皆品学兼优。父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每到假期都要请来国文、英文等老师给孩子们补课。
1946年,张思仲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成都石室中学,张思仲少年聪慧,学习刻苦,他的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学毕业前一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因羡慕同学们报考了“军干校”出来可以当解放军,而自己因年龄不够,还戴了眼镜未被录取,于是中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医科,幻想着有朝一日上朝鲜战场救死扶伤。
1952年,张思仲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医学院。这一届高考,整个西南只有他一人被该校录取。一年后,他又以优异成绩通过公派留学考试,在经过一年的俄语学习,他于1954年到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开始了自己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医疗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家,能够到社会主义阵营中最高的医学之一学习,张思仲自然珍惜这个机会。上课前他先预习,上课时认真,课后常与同学们讨论,做实验也非常认真,还参加过生物化学学生科研小组,跟着老师一起学做科研,并写过论文作过报告。二年级时他还选修了第二外语德语。他的学期考试各科成绩册上都是优。
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年后,张思仲毕业时获得了苏联全优文凭医师证书,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优秀答卷。
1960年,似乎并不是留苏生回国的好时机,此时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已拆走,留苏学生回国后一律先上“反修”,然后参加集体劳动。几个月学习之后,张思仲被分配到位于西安的一所中专学校当校医,几经周折,张思仲又被重新分配到了核工业部在的原子能研究所从事医学辐射防护研究工作。
1964年,从原子能所专门分出了一个华北工业卫生研究所从事医学辐射防护研究,并迁到太原。张思仲调到太原后,在该所一工作就是十年。开始他们还做一些科研,不久业务人员即下放搞“四清”,继而十年,开始。张思仲因一贯热爱学习,埋头科研,也被贴了两张,成了研究所里的“修正主义黑苗子”。其后,全所研究人员又集体下放到核工业部大湖北钟祥县的万人干校,劳动加搞运动。
对于一个知识,业务工作就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支撑。晚上,张思仲透过牛棚仰望星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未来,以及怎样利用时间。他没有做逍遥派,时期医生经常不上班都无人管,既然不能在研究所做科研,于是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到医院里代替长期回外地探亲的病理科医生做病理活检和诊断。
1974年,张思仲终于调回成都与家人团聚,并在华西医大工作。他在肿瘤研究所开始了此后四十年始终如一的研究——医学遗传学研究。当时我国遗传学教学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生物学领域、人类和医学应用遗传研究在国内还算是新兴学科,尤其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还开展不久,他可算是这方面研究的先行者。
1978年,教育部选派5名访问学者,向国外科研院校学习世界最新的医药技术,华西医大有一个名额,在候选人中,张思仲以出色成绩入选。
1979年,张思仲来到卡罗林医学院的诺贝尔医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访问学者生涯。这里是细胞化学家卡斯珀松工作的地方,正是这位科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末,发现了细胞遗传学一个里程碑式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张思仲到学习就是想把世界上各种最先进的细胞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学到手。
诺贝尔医学研究所界上久负盛名,当时研究室的电脑终端就与美国图书馆的资料库相联结,获得最新的医学资料很容易。在两年科研与学习期间,频繁的学术交流和实验合作中,张思仲让自己的医学遗传学知识和科研跟上了日新月异的更新步伐。其间他共完成了5篇论文,并多次到、丹麦、英国等的其他科研机构参观学习,并多次出席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与欧美一流的学者广泛交流。在隆德大学他见到了世界上首先人类染色体为46条的列万教授,在列万教授的实验室他们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整整谈了两个上午,临别时,列万教授还把自己的所有新著作赠送给张思仲。
两年过去了,当张思仲要从回国时,方面再三挽留,希望他能留下来继续工作,但张思仲早已决意回国。
上世纪80年代初,医学遗传学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而在我国,医学遗传学教学科研大多附属于医学院校一年级生物学教研室,课程不多,开展研究和临床服务的更少。回国后的张思仲决心以自己的努力,缩短该学科医、教、研与欧美先进国家的差距。这在我国西南地区,都算是“破冰”之举。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新的医学遗传研究室在华西医大建立了。研究室草创之初条件非常简陋,缺乏资金和像样的仪器设备,只有三间粉刷过的空屋子,也不像现在可以去申请课题经费。整个国家都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可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很少,于是只好因陋就简,或化缘,或借用。好在校院领导大力支持,华西医大又与国外颇有渊源,张思仲也是广结良缘,最后,国际交流援助局赠与了大量仪器和试剂,包括一批二手仪器设备以及一箱科研文献,实验室工作才得以开展。
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实验室成立不久就在国内外相关发表多篇论文。张思仲关于鼻咽癌染色体的细胞遗传研究论文,更引起了不少外国同行的关注。世界肿瘤细胞遗传权威美国的塞文教授写信来盛赞张的工作,并要求与之密切合作。
上世纪80年代,张思仲的论文收到苏联、美国、、阿根廷、秘鲁等同行学者共数以百计的论文函件,并有多家来信邀稿。他们的论文集《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显带及其在医学中的运用》是中国科学院基金早期资助课题,并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
难能可贵的是,张思仲的研究始终与应用相结合,他们的研究室是当时国内唯一归属于临床医学院的遗传学研究室。因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他的研究能更为直接地为遗传病患者服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破译人类遗传信息为最终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这是由美国为首的大国共同发起的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
在这项影响全人类的宏大计划前,中国的科学家当然也不能落后,中国自己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于1994正式启动。
2004年4月,中国完成了人第3号染色体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工作草图。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里国际间大规模研究合作的起始点,也标志着中国的生物科学研究开始跻身国际前沿行列。
1992年美国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当时张思仲正在美国短期访问。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尤其是相关专业者得知后,意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曾集体讨论后,张思仲写了一封书信向国内专门报告此事,并由与华西关系密切同时也是华西客座教授的刘先生将该信交给了张,要他转交给我国最知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回国后张立即完成了这一任务。其后,张又参加了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香山会议,专门讨论启动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问题。
此前,他们已对多囊肾病、冠心病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肿瘤特别是鼻咽癌等的相关基因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
医学遗传学的目的应当是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服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张思仲曾把研究方向聚焦到男性不育方面。
世界上约有10%-15%的夫妇是不育的,其中约有一半为男方原因所致。原发生精障碍是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对无精症和寡精症相关基因研究,包括基因的克隆、突变分析和功能鉴定应是疾病基因组学和发育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因此,张思仲他们采用了多种遗传学、蛋白组学技术,通过小鼠等动物实验,并结合临床对大量生精障碍患者进行了研究,先后分离和克隆了11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人类精子发生相关的新基因,并阐明了部分基因的致病机理。
三十余年,医学遗传理论和技术突飞猛进,发现许多疾病均与遗传有关,张思仲所在研究室在每个发展阶段都紧跟时代。考虑到国家全局的需要,他与三弟张思凝共同主持完成了我国规模宏大的四川省遗传病流行病学综合调查研究,为弄清人群的患病情况提供了大量资料。
张思仲领导的实验室,还开展了对多种常见遗传病如多囊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有临床诊断价值的致病基因异常及其群体多态性,并开展了相应的临床诊断与咨询服务。他和所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先后承担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内的课题20余项。他们发表了论文二百余篇,其中在国外专业刊发表50余篇,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部省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