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二胎产后抑郁:妈妈想带2个孩子一起死
据市场星报讯 一名年轻母亲怀抱婴儿坠落,两人不幸身亡;“新晋妈妈”服毒两起事件均直指同一问题产后抑郁。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产后抑郁症引发的悲剧时常出现在视野中,但仍未得到的足够关注。不少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只能靠“硬撑”度过病程。更令人担忧的是,她们中的很多人被家人、朋友当做“心眼小”“公主病”,得不到理解。
安徽省卫生中经症科主治医师王安珍表示,由于认识不足、耻于谈病、周围人的不理解,没有及时就诊和接受心理干预的产妇,就很有可能扩大性的极端。
在外人看来,42岁的幸运地赶上了二胎的“末班车”。9岁的大儿子乖巧懂事,又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儿子,着实让人羡慕。可在看来,这个刚出生的二宝把她的生活全毁了。
为什么别人想要儿子就能得儿子,想要女儿就能得女儿?为什么别人就能儿女双全?这些问题像一样缠着,最后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没用。
出院回到家后,告别了医院病房的嘈杂,的情绪并没有得到好转。她开始失眠、早醒,整宿整宿睁着眼睛到天明。不想吃,也不想动,最常做的事就是躺在床上流泪。
出月子的第一天,就像逃似地从家里跑出去,她想外面的空气也许能让她好受一些。但她错了,她走在上,感觉所有人都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她“有两个儿子,负担好重”。
事实上,在二宝出生前,是的贤妻良母,她对9岁儿子的爱让丈夫都嫉妒不已。但现在,对二宝的怨恨波及到了大儿子身上,她甚至会把放学回来的大儿子推开。
“我现在希望这个二宝凭空消失,希望他从来没有在我的生命里出现过。”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到了,但她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一大早,妈妈把大女儿送去幼儿园,小儿子喝了奶,在小床上睡着了。黄黄像往常一样打开QQ群,看看群里姐妹们的聊天记录。这是一个产后抑郁妈妈的交流群,只有在这里,黄黄才会觉得被接纳和理解。
回忆起来,黄黄似乎从怀二胎开始,性格就发生了变化。“我以前其实是很开朗活泼的人,后来却变得特别不爱说话、不爱出门,甚至连电话也不愿意接。在家里,除了跟女儿说话,我几乎什么话都不说。”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黄黄说,也许是怀二胎前,婆家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她压力很大:“他们都希望我生个儿子。”
自己怀的到底是不是儿子?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黄黄每时每刻都在担心这个问题,她没有怀女儿时那种对新生命的憧憬和喜悦,只剩下无尽的焦虑。
儿子出生第二天就因为黄疸高住院一周,黄黄也了一周。儿子回家后,黄黄发现他特别爱哭,一点不像女儿那时候那么好带,加上怕自己怀孕时情绪不稳定影响胎儿,她就怀疑儿子有病。
她不顾老公的劝阻,带着儿子去了好几次医院,可医生都说没事,只是让她回家观察。可是越观察她觉得问题越大,觉得儿子俯卧抬头不好、竖头不好、不会翻身、经常捏小拳头“就是哪儿哪儿都不正常。”
“我真是太担心宝宝了,我担要命啊。难道我不希望宝宝健康吗?有时候看他哭得很凶,真想一了百了了。现在我自己都很怕和宝宝单独在一起,怕抱他,我明明很爱他,可他让我产生恐惧,也怕我自己做出傻事。”黄黄在QQ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半夜睡不着的时候,黄黄甚至想过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死,这样他们就不会再痛苦,因为“女儿长大后也会重复我这样的”。
原因解析:生活压力大、性别期望落空 二胎妈妈抑郁概率是一胎妈妈的1.5倍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了解到,二胎时代,去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的二胎妈妈增多,而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比年轻产妇更高。
王安珍分析说,这可能是因为高龄产妇的身体素质和精力都不及年轻产妇,产后体内激素的改变对她们的影响更大,会让她们提前进入“更年期状态”。而照顾孩子日夜操劳,如果还要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会给她们的身心带来更大的压力。
除了生理原因,高龄产妇更担心由于年龄的原因造成胎儿畸形,担心照顾不好孩子,抑或担心和孩子年龄差距过大以后难以沟通,或是让孩子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
“儿女双全”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未必每个二胎妈妈都能实现。对二胎性别的不满意也有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的出现。如果二胎妈妈碰巧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对性别的落空导致的内疚、也会加重抑郁情绪。
除此之外,现在不少二胎妈妈都是独生女,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父母、公婆甚至祖父母都可以帮忙带孩子,自己不怎么操心。而二胎出生后,由于父母年纪大了,很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凡事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很多二胎妈妈出现了角色适应不良,这种不适应容易催生焦虑情绪,外在表现就是二胎妈妈变得不知所措、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等。
“但是产后抑郁不等于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是病必须得治;而产后抑郁是一种情绪,一种状态,大多数会在产后6周自然消退,需要预防其进展。”王安珍表示,80%至90%的产妇都会出现产后抑郁情绪。
性格变化是产后抑郁的一个典型表现。许多人会表现在情绪变化上,面部痣的位置与命运比如烦躁、坐立不安、哭泣、自卑、没信心等,还会出现兴趣的缺乏,即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以前爱做的事现在不想做,整天蔫蔫的。
还有一些人会表现为不适,比如胸闷、心慌、、针刺感、食欲减退、思维迟钝、入睡困难、早醒等。
如果任由这些情况存在,产妇症状进一步加重而得不到缓解,情绪进一步,就有可能出现过激行为。
“人们往往忽视妈妈的需求,很多来求诊的都是产妇不正常的状态已经影响到宝宝,家人才重视。”王安珍介绍说,女性从怀孕到哺乳,身体的激素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催乳素、孕激素、雌激素的变化,以及社会角色转变、家庭关系变化,都会引起女性情绪很大的起伏。
尤其是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大。家人不应把这种情绪的变化或抑郁症状当作“公主病”。
“有一个问题常常被忽视,虽然产后抑郁症有生理因素,但产妇的心理问题,并不都是产后才出现的。只不过生活中一些细小的矛盾,女性平时得不到满足的心理需求,在产后最脆弱的时候都爆发出来了。”王安珍这样说道。
“母亲这一角色被赋予过多伟大的含义和责任,脆弱、辛苦的一面被淡化,可我们内心本来以为这是自己该得到关爱的时刻,却又扛上了妈妈这个角色的重担,这种矛盾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位接受采访的产妇说。
王安珍也提醒,产妇觉察较低,家人需要注意细节。例如产妇出现一些平时没有的情绪状态,如持续的情绪烦躁或是低落,都应尽早干预,以免出现甚至扩大性(即者不忍心自己死后亲人遭受痛苦,而把亲人也一起)的悲剧。
作为产妇的家人,尤其是丈夫,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是最重要的,丈夫应该做到让妻子在脆弱无助的时候,感受到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王安珍表示,帮助新妈妈渡过,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尤其是丈夫,需要协调整个家庭的关系,照顾孩子的同时还需要对妻子无微不至地关心,多陪妻子去公园散散步、看看电影,为其营造安全、温暖、和谐的家庭。
产妇产后可以适量做些家务和体育锻炼,注意力不要只集中在宝宝或者烦心的事情上。家人也不要用传统的方式对待产妇不能出门、不能干活,连电视也不能看,这些都会使产妇越发感觉到生活乏味单调,加剧抑郁情绪。此外,全家一起接受科学的亲子教育可以使得抚养宝宝的过程少走弯,因而心情愉悦。
而在食物方面,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像牛肉、蛋、牛奶、奶酪、腐乳等有消除忧郁、烦闷的效果。深水鱼、深水鱼油、小麦、豆豉、红枣、莲子、龙眼肉、百合、菠菜等,还可预防健忘、焦虑、抑郁等。
但王安珍也提醒,如果产妇出现情绪低落、思维明显缓慢、社交障碍等症状且逐渐加重,无法自行缓解,就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心理门诊就诊,尽早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若症状严重,还有必要遵医嘱服用抗抑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