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学校不能只上生理课孕后心理让准爸妈提前“入戏
项目将给予参与家庭孕期到新生宝宝满12个月期间的健康保健指导,所有参与家庭均为自愿报名、免费参加。
在普妇婴孕妇学校内,50多位准妈妈在准爸爸的陪伴下,聆听大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沈黎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吕静淑关于如何察觉怀孕后心理变化的疏导课程。
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院长赵德强告诉记者,原来该院“孕妇学校”以关注准妈妈的生理健康为主,此次联合市儿童医院、大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给准爸爸妈妈们“开小灶”,将从“理、轻心理”转变为“身心兼顾”,除普妇婴“孕妇学校”和儿童医院“家长学校”的课程外,还将安排专业心理疏导、音乐舒缓及亲子互动等活动,通过专家授课、家庭互助、社工参与等方式,帮助年轻的父母学习正确的孕育知识,缓解焦虑情绪,树立孕育新生命的信心。
“教师、律师、会计等岗位都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而做父母却无需考证。”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沈黎指出,很多新手父母在迎接新生命到来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孩子出生后就显得无所适从。从妈妈怀孕开始,家庭的心理、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提前对准妈妈进行,让她们对未来未知的生活有所了解,比如孩子出生后如何适应角色的转换,产后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如何处理等,通过提前,可以让准妈妈们像演戏一样提前进入角色,对可能遇到的生理、心理变化早做准备。
“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学习孕育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医疗机构传授的健康知识,对心理疏导、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支持系统构架等社科类知识也有强烈的需求。”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对记者谈道,《上海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要求围绕儿童健康管理,实现从以疾病治疗为主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
记者获悉,以“妈咪宝贝帮”项目为起点,三家合作单位将在普陀区率先试点打造妇儿类大健康综合教育的新模式,将服务从准备怀孕前、怀孕中,延伸到宝宝0-12月、1-3岁、3-6岁等阶段,以医务社工小组工作模式为载体,育儿健康教育为核心,引入社工专业、心理专业等非医疗资源,通过系列传授育儿知识,缓解新手妈妈焦虑、引导新手妈妈科学的孕育、育儿观。
推荐: